当前位置:星眷奇緣>书库>歷史軍事>三國之仲謀天下> 第589章 金陵城之落幕

第589章 金陵城之落幕

    李涅面色陰鷙,他的目光死死看著孫策被帶走的背影,心中有些不甘心,咬咬牙,他本能的想要再一次舉起手中強弩。

    “哼!”孫權的一聲冷哼,王越身如幻影,一閃而過,一道劍芒,挑落了他手中的十字弩。

    “君侯,養虎為患,你以后會后悔的!”李涅無奈,只能看眼睜睜的看著孫策離開,半響才對著孫權,低聲的道。

    “老李,你不是第一天認識我,我是孫權,我從來不做后悔的事情,即使今夜,我留下的孫策!”

    孫權吐出了一口濁氣,揮揮手,讓王越退后,然后雙眸看了李涅,道:“我留著他,自然有我留著他的用處,此事汝最好不要插手,不然,我可不講情面!”

    李涅這個老陰人,最喜歡就是無聲無息的讓人消失,孫策如今被關入大牢,即使趙子龍在看守,也難免會讓他出漏洞。

    “哼!”李涅冷哼一聲,不做聲,心中卻喃喃的道:“就算我不動,也有人動,某家倒是想要看看,你還能護著孫策到幾時!”

    孫權看了他一眼,不在說什么,這個老陰人是個聰明人,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底線。

    隨著孫策被帶走,魯肅也指揮人,把孫策一襲的人全數拿下,周瑜呂范等人,也一一的被帶走。

    這一場玄武門之爭,終究是以孫權的勝利,落幕了。

    校場的眾人看著孫權。這就是吳國新一代的君王。

    孫權微微抬頭,目光看了看將近明亮的天色,初夏的早晨。天亮的很快,皎潔的明月依舊懸掛,但是遠處天色已經開始漸漸發白。

    “天亮了!”孫權大步流星的走出來,目光神情的看著了一眼父王的靈柩,然后雙手舉起靈柩之上的傳國玉璽。

    “父王,你安息吧,總有一天。我會讓吳國的戰旗,飄揚在天下的每一個角落!“

    他當著所有人的面前。高舉傳國玉璽,仰天長嘯。

    “吳國,吾當為王,何人不服?”

    孫權的身影挺拔。映照在黑夜與黎明交替的瞬間,聲如洪雷,震響四周,駭入人心,眾人渾然一顫,一個個的目光都看著這一道偉岸的身影。

    “吾王萬歲,萬歲,萬萬歲!”

    魯肅和李涅兩人看著這一幕,目光湛然。最先跪下臣服了,兩人雙膝下跪,長聲高鳴。

    “吾王萬歲。萬歲,萬萬歲!”

    四周的兵卒在這一刻,也全數俯身跪下,齊聲高喊,大助其之神威。

    “吾王萬歲,萬歲。萬萬歲!”

    “吾王萬歲,萬歲。萬萬歲!“

    大勢所趨之下,無人敢反抗,事情已經成為定居了,孫權就是唯一的吳國君王,文武百官,無論是那一個派系的,一個挨著一個,順著這一股勢頭,對著孫權的身影,一一下跪行禮,高喊臣服。

    凝聚起來的一陣陣浩瀚的聲波不斷的回蕩在整個金陵城之中。

    這一刻,整個金陵城仿佛走知道吳國新君已定。

    “眾卿平身!”

    孫權俯視眾生,心情激昂的看著這一幕,難怪這么多人喜歡做皇帝,這一種掌控被人生死的權利會讓人心血沸騰。

    “孫靜!”孫權站在高臺,握著玉璽,平靜心情下來,就開始收拾這個殘局了。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雖然孫權現在還沒有正式登基,但是從這一刻開始,他已經繼承的王位,所以孫靜把姿態放的很低。

    “汝立刻去傳令給丞相張昭,太尉程普,大將軍潘鳳,御史大夫張纮,立刻返回金陵城,不得有誤!”孫權道。

    如今內部的事情已經解決了,他就該騰出手來收拾吳國的江山了,幾大巨頭也該回來的,這段時間,雖然吳國捷報連連,但是無主的情況之下,依舊引出的不少的糟亂。

    他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堂。

    “諾!”

    孫靜點點頭,迅速的離開了玄武門。

    “祖茂何在?”孫權微微抬頭,目光看了一眼遠處的城頭一眼。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祖茂一直沒有現身,但是他掌控著御林軍早已經返回王城,一直在城頭看著校場發生的一切。

    “現在孤命令汝,立刻去收繳南軍和北軍的武器,讓他們各自回營,沒有孤命令,不得邁出營門一步,若有不遵者,殺無赦!”

    孫權目光微瞇,冷冽的道。

    如今城中還有一個大麻煩,南軍!

    孫策已經敗了,黃蓋這個時候會不會狗急跳墻,很難說,現在也只有祖茂才是鎮壓黃蓋和韓當兩人。

    他不能西軍和南軍打起來。

    “諾!”

    祖茂點頭,立刻轉身離去。

    “顧雍!”孫權抓過頭,目光看著了一眼人群之中的顧雍。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七日之后,大王下葬,全國發喪,還有本王將會在六月六日,在王城舉行新王登基大典,這兩件事情全部交由汝來負責,汝可愿意?”

    孫權微微瞇眼,道。

    一朝天子一朝臣,他不是不相信張昭他們,但是也是時候培養屬于自己的嫡系了。

    “臣一定不負所望!”

    顧雍目光一亮,急忙點頭的道。

    眾人微微抬頭,不少人帶著羨慕的眼神看了一眼顧雍,這么大的事情不讓宗人府來干,卻讓顧雍來干,明顯孫權更加看來顧雍。

    “諸位,今夜的宴會,到此為止!”

    孫權深呼吸了一口氣,擺擺手,對著眾人,道:“就此散去吧,但是今夜之事情,孤不希望民間有任何的流言。王族的尊嚴,由不得爾等胡說八道,管不好爾等之嘴。孤就親自來管!”

    “吾等遵命!”

    眾人聞言,心中一駭,孫權的言語之中明顯帶著冰冷冷的殺意。

    今夜怎么說來其實都是兄弟鬩墻,傳出去多難聽啊。

    當然,玄武門將士見證之下,幾萬張嘴,這里的文武百官。世家豪強的家主,幾百張嘴。藏是可能藏不住的,不過適當的壓制一下而已。

    一夜蕭冷的玄武門,眾人魚貫而出,一個個帶著復雜的心情。開始離開了王城,這時候,天邊的魚肚翻白,天色開始明亮。

    太陽初升,一抹朝陽的光芒映照在孫權的僵硬的身軀之上。

    “大王?”

    韓剛看著眾人已經離去,整個玄武門校場不過是幾個心腹縈繞在孫權身邊,可是孫權一始終不動。

    “他們都走了?”

    孫權回過神,目光看著空蕩蕩的玄武校場,面容漠然。然后低聲的問道:“母后送回宮了沒有?”

    “稟報大王,已經送回去了!”韓剛點頭:“江侯未死,她甚是安慰!”

    “高興就好!”

    孫權僵硬的臉龐有一絲的燦爛的笑容。他抬頭,目光看了一眼陰鷙著臉的李涅和魯肅,笑了笑道:“老李,子敬,你們是不是以為我留下孫策,只是因為兄弟之情嗎?”

    “難道不是嗎?”

    李涅可沒有對孫權客氣。冷冷的諷刺道:“留下孫策,將會吳國帶來多大的隱患。汝可知道?為了一己私欲,至整個吳國江山不顧,你對得起先王嗎?”

    “老李,我并不否認留下孫策的命,有兄弟情這方面的愿意,但是卻不僅僅如此!”

    孫權目光微瞇,聲音低沉:“當我下定決心要承擔吳國的時候,我就已經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確,一切對吳國有利益的事情,我才會去做,我之所以留下孫策,其實就是特別是給自己的留一個隱患。”

    “為什么啊?”魯肅不解。

    “爾等可知道,古往今來,多少開國先賢,一代明君,才能匪淺,治國平天下,到了晚年卻昏庸無度,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?”

    孫權問道。

    “這個?”

    李涅和魯肅聞言,心中有些不解,雙方對視了一眼,是在有些不明白孫權話。

    “因為他們失去的直接的對手!”孫權直接回答了自己的問題,道: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,我留下孫策,是因為孫策能威脅我的王位,他在一天,我就不敢有一絲的松懈,我想做一個明君,所以,我希望有一個人能鞭策我前進,這個人只能是孫策!”

    忽悠不死你們兩個,我就跟你姓!

    孫權心中暗暗得意。

    “大王,若是孫策反了呢?”兩人恍然大悟,看著孫權的眼神頓時有些變了,魯肅咬咬牙,問出了一個孫權不愿意聽到的問道。

    “吾能鎮壓他一次,便可鎮壓是一生!”

    孫權自信的道:“當吾為王,誰敢反吾,吾必然不會手下留情!”

    “希望大王說到做到!”

    李涅心中在度量孫權的那一句‘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’,若是如此,孫權留下孫策,也說的過去。

    “我好久沒有學文章了,現在突然有靈感,文房四寶!”

    孫權抬頭,看了看朝陽,心中松了一口氣,黑夜過去了,可是這清晨的朝陽為何讓自己的如斯的難受。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韓剛聞言,渾身一顫,動作麻利,立刻讓人搬來了一套文房四寶。

    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
    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

    孫權在眾目睽睽之下,一筆一筆,字體剛勁有力,每一筆仿佛都充斥著他心中的一絲絲悲憤。

    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

    李涅和魯肅對視了一眼,這一首詩,仿佛讓他們清晰的感覺道孫權如斯的心境。

    這是曹植的七步詩。

    也是孫權如今能想到唯一形容自己的心情的詩句,說的再好聽,終究是兄弟相殘,兵戎相對。(未完待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