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星眷奇緣>书库>歷史軍事>三國之仲謀天下> 第571章 金陵城 5

第571章 金陵城 5

    戰國五年,四月三十日。

    夜晚。

    長夜漫漫,月色皎潔,星光璀璨,映照著夜幕下的金陵城,黑夜之中金陵城,一掃這些天低沉的氣氛,到處都是一片燈紅酒綠。

    一盞盞閃耀的燈籠散發著柔和光芒,布滿一條條大街小巷,整個金陵城,燈火通明起來了。

    “今夜,王后娘娘將會在的王城的玄武門宮廷,大擺朝宴,犒勞西征功臣,普天同慶!”

    如今城中到處都是朝堂黏貼的告示,這一則告示讓整個金陵城都沸騰了起來,即使是壓抑的氣氛之下,城中的百姓都紛紛走出的家門。

    大部分的百姓都聚集在正陽門直通王城的馳道兩側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看得出,這是不是王后娘娘的宴會,而是江侯對城外的東侯擺出了一個鴻門宴。

    頓時,一雙雙目光都盯著城外,他們想要知道,孫權到底會不會赴宴?

    孫權今夜若是赴宴了,那么他必然會身陷其困,但是孫權若是不赴宴,那就等于和朝堂撕破臉皮,那么金陵城就會陷入一片戰火之中。

    他的選擇,關乎著金陵城數百萬百姓的未來。

    沒有人愿意陷入一片戰火之中,但是也沒有人認為孫權會入城赴險,在眾人期盼的眼神之中,孫權出現了。

    戌時一刻,月色明亮,孫權的身影終于出現在的正陽門之外。

    城門之外,孫權怒馬鮮衣,一改昔日翩翩公子的形象,腰佩龍淵,披風獵獵,身后只是帶著不到三十名的親衛,疾馳而來,揚起千萬塵土,宛如一頭巨獸。

    他們最后停在吊橋之下,平靜的站立在的護城河之外。傲然的看著這一座金陵城。

    “是馬蹄聲?”

    “最多不過百人騎兵!”

    “應該是東侯!”

    “東侯魄力果然非同一般,沒想到他居然敢孤身入城,以身赴宴!”

    “如今城中早已經被東侯和富春侯控制了,他入城。那就危險了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劇烈的馬蹄聲讓聚集在城門的百姓們皆然驚異了起來,一片的喧鬧了,一雙雙目光有些激動的看著關閉的城門。

    孫權入城,讓他們都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“金陵城,我回來了!”

    城門之外。孫權抬起頭,目光看著這一座偉岸的城池,有一絲的惆悵光芒閃爍,他也許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,自己一手締造的金陵城居然會對他關起了大門。

    咯吱!

    正陽門的城門大開,城中的周瑜率領三百霸王鐵騎,悠然的走了出來的,看清楚的孫權只有三十騎兵,迅速的放下了護城河的吊橋。

    周瑜對著孫權,微微一笑。拱手道:“侯爺,請,王后娘娘已經在王城擺下宴席,恭候大駕,為侯爺接風洗塵!”

    對于孫權居然有如此膽量孤身進城,周瑜的心中實在死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為此,他還不斷派出了幾十撥的斥候兵,深入鐘山了腹地,很清楚的確認了的孫權兵營的狀況,據傳回來的消息。孫權的十萬雄獅并沒有大規模離開的鐘山的跡象。

    這樣就有些說不過去。

    鐘山畢竟是金陵的城郊之外,距離金陵的城門還有一定的距離,如果孫權選擇入城,他麾下的兵卒怎么會這么平靜。明顯不把孫權的安全當一回事。

    這不應該啊!

    在周瑜的考慮之中,就算孫權愿意入城了,他麾下兵卒最少也應該率兵圍城,就算不攻城,也要給城中的孫策制造一股強大壓力,來穩住孫權的安全才對。

    當然。除非孫權是來找死的。

    周瑜是絕對不相信孫仲謀是來找死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認為孫仲謀一定還有不為人知的底牌。

    這樣讓他心中有些不安。

    周瑜想了很久,一直在想,想到現在還沒有能猜到孫權到底在這座金陵城隱藏了什么底牌,讓他有如此的膽量,居然敢孤身進城。

    “進城!”

    孫權沒有看周瑜,面無表情,雙腿一夾馬身,戰馬嘶鳴,躍身一跳,一馬當先,直接越過的周瑜的聲音,身后揚起的血紅色披風,展現了他的神采飛揚的一面。

    他今夜來,不是敘舊的,而是戰斗的。

    從今夜開始,逆我者,死!

    周瑜微微一愕然,他騎著馬,在孫權身后,目光凝視著這一幕,微微一笑,笑容有些苦澀:“好大的殺氣,伯符,希望你不要后悔了,現在的孫仲謀,我們未必能對付的了!”

    現在,他更加相信,孫權是有備而來的。

    以前的孫權,聰慧,精明,卻少一絲銳利,但是如今的孫權,怎么看都有些肆無忌憚了起來,把孫權逼得這一步,和孫策有莫大的關系。

    “東侯來了!”

    “真的是東侯!”

    “恭迎東侯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孫權一進入城,映入他眼眸深處的是一片望望無際的人影,在馳道的兩旁,已經涌起了一層層的人影,把馳道包圍的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這些百姓看到他的聲音,明顯有些激昂。

    如今孫權,在金陵城的百姓心中的威望已經改過的孫策,特別是他一手打下了荊州之后。

    激奮的百姓,若非執金吾衙門和縣衙的人維持秩序,早已經亂起來的,這人山人海的百姓,這鼎沸的聲勢,讓孫權心中有一種眾望所歸的感覺。

    “汝等信我,我便要保住爾等之平安,我不會讓金陵城的戰火點燃的!”

    孫權心中有一絲感動,暗暗的道。

    “是不是有些眾望所歸啊?”周瑜追上來,問道。

    “這是我應得的!”

    孫權毫不謙虛。

    越過一道道人影,孫權對他們并沒有說話,也沒有許下諾言,在他們的注視之中,他策馬奔騰,直接的殺入了王城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吳國王城有四門,南為午門,西面是西華門,東面是東華門。北面的才是玄武門,玄武門和金陵城的太平門連接,依靠著城內的一座富貴山。

    玄武門不是一個城門,而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城垣。是一個關隘,左右一個個棱堡和甕城,形成了一個城中之城。

    想要從北門攻入王城,玄武門是必須要越過了一個堅固無比的關隘。

    這個城門之中,一座座庭院寬敞。一道道堅固的城墻延伸,縈繞著一個大校場,這一個大校場最少能容納上萬兵力以上,而且它連接內廷,四側城垣,東望鐘山,西接玄武湖。

    如今這一片校場之中,已經成為了歌舞升平的一個舞臺,歌聲悠然,翩翩起舞。

    四周城墻是御林軍在鎮守。

    城墻之下。校場之中,文武百官,齊聚一堂。

    四周的大紅燈籠高高掛,映照的整個校場光明無比,校場的中間,一個高臺聳立,四側是一張張的案桌,案桌之側,坐著一個個能影響整個吳國的文武百官,世家豪強的家主。

    今夜。這里集合了不僅僅是文武百官,而是吳國各個層面之上,能影響吳國政體,將近八成的決策者。

    盤坐在高位的是王后吳婉。吳婉身邊的是王妃吳琴,左右兩側還有好七八個貴妃,整個后宮都聚集在這里了。

    站在吳琴身后,宛如一根標槍的是趙子龍,鐵甲銀槍,白色的披風。威風凜然,僅僅是站在那里,就已經震懾所有人了。

    吳琴的左側是孫策,右側是孫翊,兩人神情平靜,悠然的喝著小酒,而兩兄弟身邊坐著的是少年孫匡,孫朗,還有大郡主,香香郡主,伊伊郡主,還有六個年僅幾歲的小不點。

    歷史上孫堅死的早,只有五個兒子,三個女兒,但是這一世,孫堅多出了將近了十年的壽命,多了四個兒子,兩個女兒。

    王家子弟之下是九卿,三公不在,九卿為尊,吳景,孫靜,虞翻……一個個安然盤坐,靜靜的等待著。

    接下來是文武百官,還有在金陵城影響力不凡的世家豪強,皆然被一一請來了,就連幾大商會的會長也被請來了。

    吳國數年來,出來開國盛典之外,從來沒有一次能聚合這么多人。

    “東侯,到!!!!!!!!!!”

    歌舞的聲音之中,突如其來的一個尖銳的宦官聲音響起,讓眾人猛然一震,一個個都看著玄門的大門。

    “奏樂!”

    孫策高大的身軀站起來,看著玄武城門,雙眸迸射出一抹灼熱的光芒,長喝一聲:“恭迎為吳國立下汗馬功勞,西征大功臣,孫仲謀入宴!”

    “恭迎西征大功臣東侯入宴!”

    眾人站起來,長聲而鳴。

    駕駕駕!

    孫權馬如虎,人如龍,猶如一道狂風,踏著城門,以神采飛揚的姿態出現在眾人的眼眸之中。

    咔!

    當他進入的玄武門之后,城門直接關閉了,把里面變成了一個密封的空間。

    “兒臣拜見母后!”

    孫權順著中央的大道,直接策馬至高臺之下,然后跳下馬背,一步一個臺階,踏著沉重的步伐,走上高臺,俯身行禮。

    “吾兒平身!”

    吳婉輕輕的抬手,端莊高貴的俏臉之上有一抹的嘆息。

    丈夫雖然戰死了,但是兒子都平安回來了,可是吳婉卻感覺到一絲暴風雨的氣息。

    “諾!”

    孫權站起來,目光掃過孫策,再看了一眼孫翊,他一雙琥珀晶瑩的眸子那一抹復雜的眼神并沒有逃過兩人的眼光。

    “賜坐!”吳婉抬抬頭,擺擺手,道。

    “謝母后!”

    孫權在孫策的身邊坐了下來,看著一樣高臺之下的文武百官,還有一個個熟悉的身影,心中一動,回頭看了孫策一眼,淡淡的道:“大兄,今天這場戲玩的這么大,你打算怎么收場?”

    他不過是想要一個王族之內的宴會,好解決他們兄弟的爭端,倒是有些意外孫策居然玩的這么大。

    這是不死不休的節奏嗎?

    “這得問你啊?”孫策微笑的道。

    “我怕你受不了場!”孫權目光冷然。

    “為兄這點本事還是有的!”孫策的氣息的一下子鋒芒銳利了起來:“怕就怕你今天走不出這里!”

    “那你最好拿出點本事來!”

    孫權目光微瞇:“不然,今夜死的未必就是我孫仲謀!”

    到了這一步,就看誰的手段比較高了。

    這時候,王后吳婉從鳳座之上站立了起來,鳳眸迸射出一抹王后的威嚴,掃過高臺之下的一張張臉孔。

    “眾所周知,家不可一日無主,國不可一日無君!”

    吳婉鏘鏘的聲音糾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靈。

    “今夜本宮之所以在此盛宴諸位,不為西征之事,只為吳國之君!”吳婉鳳袍一揮,頗具威嚴的道:“大王已經故去數月,未留下片言只語,為了吳國江山的穩定,新君必須繼位!”

    “吾等恭請王后娘娘之言!”眾人對著的吳婉的身影行禮。

    “恭請大王!”吳婉長袖一揮,嬌聲如雷,鏘鏘入耳。

    內廷之中,三十六個大力士,扛著一副玉色的棺木,棺木散發著冰冷的氣息,這是用冰塊來鋪墊的。

    為保住孫堅肉身,吳婉一直用冰塊來冰封著整個棺木。

    “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    眾人微微已經,連忙俯身行禮。

    “大兄,數月過去了,父王為何還不下葬?”孫權眉頭凝成一個川字,看了孫策一眼。

    “母后說,國不可一日無君,新王不繼位,父王不下葬!”

    孫策淡然的道。

    孫堅雖然死了,但是一日不下葬,他就還是吳國的國君,吳國就不算無主。(未完待續。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