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星眷奇緣>书库>歷史軍事>三國之仲謀天下> 第310章 最新大作

第310章 最新大作

    “君侯!”

    魯肅隨著小丫鬟琳兒走了進來,安然的站在案桌面前,對著孫權恭敬的行禮。

    “子敬,你先坐一下,等我一會,我寫完這一篇文章。”

    孫權抬頭,看了一眼走進來的魯肅,微微一笑,道。

    “諾!”

    魯肅靜靜的站立在案桌面前,目光凝視著孫權一筆筆寫出來的字,這字體在一般讀書人的眼中不算什么,但是卻有一股神韻。

    在讀書人的世界里面,字如人,什么人寫出什么字,精通書法的人,能把自己的志向性格魄力都融入字體之中。

    孫權的字源于蔡邕的飛白體,但是相比之下,差別太遠了,最多只能算是公正,得不到蔡邕的精髓,不過這一筆一劃的,很大氣。

    “好了,寫完了!”

    孫權最后一筆寫完,輕輕把手中的筆放回筆架之上,臉上露出的笑容,很滿意的笑了笑,然后抬頭,目光看著魯肅,招招手,大聲的道:“子敬,來,來看看我這文章寫的如何?”

    這是孫權的又一抄襲出來的大作。

    《愛蓮說》不僅僅在鐘山書院之上發表,鄭玄為了鐘山書院顯擺顯擺,也為了明年的招生工作,算是出盡全力宣揚,給孫權造一個勢。

    這一篇文章在江東日報上連續三天的頭條,讓孫權的名字一步步的進入的讀書人的影響之中,以一個文人的身份,在士林立足。

    而這一篇,是史上最飄逸,最著名的詩人,李白的大作,將進酒!

    這可是一篇名留青史的詩文,孫權二話不說,直接當成的自己的專利,至于李白,當他這個蝴蝶把歷史的軌跡改變的這么徹底之后,還有會不會存在幾百年后人,誰知道啊?

    現在就當他不存在好了。

    “君侯一曲愛蓮說,名譽吳國士林,如今再出大作,肅定當好好拜讀!”

    魯肅微微一笑,大步的走了上來,目光落在書案之上,墨跡未干的紙張之上,他的目光凝視著這一篇大氣凜然的文章之上,面色越發的凝重起來。

    “君不見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”

    “君不見,高堂明鏡悲白發,朝如青絲暮成雪。”

    “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”

    “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。”

    魯肅忍不住朗誦了出來,一字一言,帶著一股人生的大氣魄,魯肅自問十數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讀,滿腹經綸,但是也被孫權的這一篇隨時寫出來的文章給震懾住。

    “烹羊宰牛且為樂,會須一飲三百杯,許劭公,戲志才,將進酒,杯莫杯!”

    這一段,說的李白的兩個至交好友,不過孫權稍稍的做了一個改變,以昔日在汝南煮和他酒論天下的許劭和戲隆為人名。

    “與君歌一曲,請君為我傾耳聽……五花馬,千金裘,呼兒將出換美酒,與爾同銷萬古愁!”

    魯肅一字一言的朗誦,越讀心中就越是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情景浮現,這一首詩,能引動他的情緒,讓他欲罷不能。

    “君侯大才,肅不及也!”良久,魯肅才回過神來,對著孫權,行了一個恭敬的儒禮,學無先后,達者為師,孫權的這一篇文章,能讓讓他以一個純粹的讀書人身份來尊敬。

    “呵呵!”

    孫權聞言,訕訕一笑,讓魯肅這么一贊賞,他的厚臉皮倒是忍不住有一些漲紅,不過正所謂,人不要臉,天下無敵,他的臉皮已經道的刀槍不入了不入的境界。

    他揮揮手,看著魯肅,大咧咧的道:“心有所感,隨手之作而已,不足為道,汝若是喜歡,這詩文就送給你了。”

    說著,他提起筆,在后面落款——鐘山之上,贈與子敬,權!

    “君侯所賜,雖愧不敢當,但是豈能造次,肅在此謝過君候!”魯肅雙眸綻放出一抹精芒,雙手拱起,恭恭敬敬的道。

    “不用這么客氣,來,坐吧!”

    孫權寫完之后,就從書案之前,邁步走了出來,來開的書房,從左側的屏風走出,外面是一開闊的亭閣。

    孫權的小院很雅致,建立在鐘山之巔,書房外面的是一個亭閣,懸于小院之巔,算是鐘山最高的地方,從這里能直接一覽金陵城池的風采。

    一張案桌,兩張太師椅,一壺清茶,幾樣點心,抬頭觀蒼天,俯首賞金陵蒼生。

    “子敬,匆匆而來,可有急事!”

    孫權一襲長袍,頭戴綸巾,大馬金刀般坐在亭閣之上,輕輕的抿了一口清茶,目光看著魯肅,問道。

    魯肅,自從九江一戰,最后以一策空城計,把張遼,夏侯淵,劉備三方的數萬精銳直接逼退,不費吹灰之力解開回風嶺之圍,把孫權救下來。

    一戰名動吳國。

    不過他這一戰的風采卻被趙子龍在壽春城之中進進出出,獨戰群雄的驚天戰績而掩蓋了大部分的光芒,再加上他加入吳國時間太短,一無無資歷,二無威望。

    所以在吳國建國封賞的時候,他并沒有撈到什么好位置,孫權本來有意想要替他爭取一任郡守的位置,如今吳國初立,無論是交州,還是江東,或者平州,郡守的位置都打亂了,重新選舉,以魯肅的才能和經驗,足夠鎮壓一郡之地。

    不過魯肅去婉然拒絕了,他以自己的資歷不夠,拒絕孫權為他出手,也拒絕了這個位置,選擇了留在的東侯府,成為的東侯府的一個幕僚,替孫權打理東侯府。

    江侯府和東侯府都擁有開府的權利,不過孫權沒有正式開府,魯肅的加入,才讓東侯府有些活力,他算是成為東侯府的長史,也算孫權這一系的聯絡人,孫權進駐鐘山之后,他成為了孫權的代言人。

    周瑜是知道魯肅的才能的,所以曾經替孫策招攬過一次魯肅,不過魯肅留在東侯府的決心很大,雖然孫權自己也不知道,他到底哪里來人格魅力,讓魯肅對他有這么大的決心。

    不過東侯府乃是朝堂的一個巨頭,自成一脈,麾下文武眾多,必須有人去打理,魯肅自動的送上門,孫權自然不會推脫。

    “君侯,最近朝廷很平靜,各方面都在官吏上位置的爭奪,江侯府勢頭猛烈,而我們我們東侯府置身之外,也沒有有碰撞,倒是沒有什么事情,不過今日大王給你下了兩道圣旨,所以我猜匆匆來見你。”

    魯肅坐下來,目光微微一動,看著孫權,低聲的稟報道。

    “圣旨?”孫權皺眉,問道:“什么事情啊?”

    “第一個份的圣旨,是一份口頭圣旨,大王的意思是,讓你過一段時間,去一趟柴桑,親自出面把劉表的大將甘寧給招攬過來。”魯肅補充的說道。

    “甘寧?”

    孫權頓時明白了,自從錦衣衛把甘寧的資料和評價交給了孫堅之后,孫堅一直在垂涎這個文武雙全的絕世武將。

    甘寧雖然曾經讓江東吃的一個敗仗,還讓凌操沒了一只手,但是這也說明的他的本事,孫堅求才若渴,心胸開闊,自然想要招攬他。

    錦衣衛奉命和甘寧的交涉,也有一點時間了,這段時間,甘寧已經向錦衣衛表明了自己的心意,的確有心投靠吳國。

    不過如今他麾下八百錦帆,被困在西陵,難以脫身。

    這段時間,經過錦衣衛的努力,和甘寧自己手段,倒是讓這個件事情有一一個新的轉機,黃祖被自己的心腹謀士蘇飛說服了,有意想要把甘寧派出的西陵。

    這個機會,錦衣衛在準備,甘寧也在把握。

    雙方談妥了,只要甘寧離開的西陵,就會帶著八百錦帆軍,投靠吳國,孫堅讓孫權親自去柴桑,迎接甘寧,無疑表示出他對甘寧的重視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,還有一份圣旨說的是什么?”孫權問道。

    “圣旨在此,君侯可以自己看!”

    魯肅站起來,從袖子之中,拿出一份蓋有傳國玉璽的圣旨,拱手遞給了孫權,道。

    “原來是讓我出使荊州?”

    孫權接過圣旨,直接攤開,目光一看,頓時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如今吳,楚皆然新立,而且兩國地域全面銜接,交州和江東的地域都是和楚國東南毗鄰,南方只能有一個霸主,所以兩國必定有生死一戰。

    不過楚國也是天下一等一的諸侯,劉表也不沒到年老衰弱的時候,整體的實力不弱,沒有消滅魯國之前,吳國并不想這么早就和楚國開戰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,認為現在的吳國還是和楚國弄好關系比較好。

    之前雖然雙方打的不可開交,但是兩國未立,之前的戰爭并不影響現在的雙方的關系。

    孫堅心動的,也有意想要和楚國建立一個盟友關系,于是乎他就派人出使荊州,相對來說,這個出使的主將,畢竟有一定的身份,能代表孫堅。

    目前只有孫策和孫權有這個資格,孫策最近勢頭猛烈,一心要奪取太子之位,協助潘鳳和趙子龍改革軍制,江侯府連連出手,掌控軍隊,這已經有點怵了孫堅的心,孫堅有意打壓一下他,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悠閑的孫權。

    “唉,我好不容易才消停一會,他們就不能過一過安穩日子嗎?”孫權嘆了一口氣,看著魯肅,直接的道:“子敬,就算我們愿意和楚國結交,劉表會愿意和我們停止兵戈嗎?”

    “君侯,這一次拜訪荊州,我猜大王的意思是你以鐘山書院的身份,拜訪鹿門山書院,然后看一看荊州的反應。”

    魯肅沉吟的半響,才低聲的解析,道:“大王想要楚國和,但不是求,若是劉表表現出咄咄逼人,吳國自然也沒有那么好說話,真要是惹惱的大王,以吳國的海軍實力,我們有足夠的實力,打入楚國,所以,這個盟約沒有這么重要,最多就是想要拖延時間!”

    “我也知道,那某家什么時候出發?”孫權聳聳肩,他倒是明白孫堅的意思,吳國建立的,一統天下的野心也出來的,不過他第一個要對付的應該是魯國呂布。

    徐州是孫堅和曹操的一個心病,曹操想要對付北方的晉國,就必須要拔掉魯國,孫堅想要征討楚國,也要把魯國給拿下,才沒有后顧之憂。

    “稟報君侯,事情沒有這么快!”

    魯肅搖搖頭,道:“大王雖然把事情決定了,但是我估計現在朝堂之上,還在爭論和楚國的關系,也要試探一下楚國的反應,這么一弄,起碼要到十一月底,圣旨下了是讓你提前又準備,畢竟你一樣去了荊州,必然有人會跳出來,挑釁你,你代表的是吳國,一言一行都是吳國的氣度和威嚴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還得好好準備一下了,荊州地杰人靈,自古文人的氛圍就十分的濃郁,本侯還真的不能丟的吳國的臉面。”

    孫權目光湛然,去荊州,其實他倒是有些期待。

    臥龍!

    鳳雛!

    一手把臥龍鳳雛培養出來的水鏡先生!

    地杰人靈的荊州,還有不少人是他想要去見一見的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