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星眷奇緣>书库>都市言情>國術!大宗師> 第436章 皇上駕崩!風雲劇變

第436章 皇上駕崩!風雲劇變

    這一次北上,陳杰一共只帶了五萬兵力。

    不是他不想帶更多。

    而是皇帝李錚到了這個時候,猜忌心不僅沒有下降,反而越來越深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因為李凌月的原故,陳杰真的不想管京城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過從戰力上來說。

    西門堂的五萬大軍,戰鬥力非同小可。

    雖然他嘴上說需要二十萬大軍,才能確保京城萬無一失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根據西門堂的戰鬥力,五萬大軍不在乎傷亡的話,足以橫掃任何敵軍。

    聽到曾宣懷的話後,陳杰想了想,深吸一口氣道:

    「大沽口要塞的防禦工事,經過了加固後,易守難攻,兩萬兵力足夠了!」

    「另外,我們西門堂第一艦隊隨時可以出動支援天津港,任何人想要攻打大沽口要塞,簡直就是找死。」

    「我們兩萬兵力駐紮在這裡,足夠擋住東洋人的進攻。」

    「因此我們需要做更重要的事情,必須馬上在滄州駐軍,將山東和河北,天津衛,京城連成一條直線。」

    「浙東,松江府,蘇南,蘇北,山東,河北滄州,天津衛這是一條完整的防線。」

    「我們之前在滄州的駐軍,由於皇上的猜忌,擔心山東直接調兵威脅到京城,最後讓我們撤了。」

    「但目前來說,滄州是我們西門堂最重要的紐帶,必須要重新駐軍掌控!」

    「只要我們將防線連成一條完整的直線,進可攻,退可守,能夠應對任何危機。」

    在座的所有人,聽完陳杰的分析後,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以西門堂目前的實力來說,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防守京城,而是穩住自己的基本盤。

    在大沽口要塞的將軍府,陳杰只呆了一個晚上的時間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他率領三萬大軍出發,前往河北滄州。

    西門堂在駐守山東的時候,原本是將河北滄州納入了管轄範圍。

    可是,

    當西門堂拿下了松江府之後,作為交換條件,西門堂撤出了河北滄州。

    朝廷擔心並非多餘,因為河北滄州是山東與天津之間的紐帶。

    如果西門堂繼續駐守河北滄州的話,將直接威脅到京城。

    以皇帝李錚的性格,自然不希望西門堂在自己身邊駐軍,至少要有一個預警的距離。

    否則,

    一旦形勢失控,西門堂能在一天之內掃平京城,皇室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。

    這一次前往河北滄州,姜常順一同前往。

    他原本是親衛隊的骨幹精銳,當初是因為表現出色,武功又高,才被安排在天津船廠駐軍。

    隨著唐楓在島上駐紮,成為了少將,孟虎也在蘇州府駐紮,統領兩萬大軍,同樣晉升為少將。

    姜常順也想要進步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在他的請求下,重新歸隊,成為了親衛隊的隊長。

    他的武功比唐楓和孟虎不逞多讓,作戰極其勇猛,深得陳杰信任。

    目前河北滄州坐鎮的將領,還是以前的方志淵。

    在這之前,方志淵是隸屬於洪言傳麾下的將領,自從洪言傳在與寧王李牧一戰時,吃了一個大敗仗。

    方志淵在徐士昌的協調下,加入了六王爺的陣營。

    他現在還能駐守在河北滄州,算是沾了西門堂的光。

    如果上次西洋聯軍攻打滄州的時候,沒有西門堂掃平西洋聯軍。

    那麼,

    方志淵很可能已經死了。

    所以陳杰可以算是他的恩人,得知陳杰率領大軍來到河北滄州後。

    他親自帶人到了城門主道,迎接陳杰一行人的到來。

    與方志淵一起的,還有滄州的各級官員。

    現在大乾王朝的局勢,岌岌可危,不僅方志淵知道這一切,甚至包括其他所有的地方官員,都憂心忡忡。

    一旦大乾的天崩塌了。

    這些官員,何去何從?

    如果被寧王李牧掌控了大乾王朝的天,那麼毋容置疑,他肯定會大肆任命大西北的官員。

    其他地方都將被徹底置換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沒有人希望大乾王朝的天塌。

    雖然寧王李牧兵變,五十萬大軍配合東洋人,雙面夾擊,想要乘勢拿下京城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方志淵比任何人都清楚,一旦寧王李牧和東洋人拿下了京城和大乾北方區域後。

    接下來,

    他們下一個目標,一定是山東西門堂。

    原因很簡單,

    不拿下西門堂,寧王李牧的江山坐不穩。

    方志淵麾下雖然也有接近五萬兵力駐守在滄州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面對大乾王朝的局勢,他無能為力。

    自從河北和河南的主將洪言傳大敗之後,方志淵就已經知道,大乾王朝大勢已去。

    他看著西北寧王的大軍,已經殺到了居庸關後,心急如焚,只能唉聲長嘆。

    尤其是東北的三十萬東洋軍隊,死死咬住了關麒麟的五十萬大軍,更是讓大乾王朝回天無力。

    就在這個時候。

    陳杰率領五萬大軍,在大沽口要塞駐軍兩萬後,一路來到了河北滄州,讓方志淵欣喜萬分,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因為方志淵能夠繼續在河北滄州擔任主將,原本就是得到了陳杰的照顧和協助。

    西門堂離開河北滄州,在山東發展的越來越強大,並占據了松江府,浙東,蘇南金陵,蘇北等地。

    同時,

    西門堂更是前往漢中平叛,將漢王李賁打的落荒而逃,戰功赫赫,已經成為了大乾王朝第一軍。

    陳杰在這個最重要的時刻,率軍來到了河北滄州,方志淵的心裏面,踏實了很多。

    不管京城的局勢如何發展。

    只要西門堂的大軍來到了河北滄州,那麼有一點他敢保證,河北滄州在西門堂的駐守下,將絕對安全。

    這次陳杰駐軍天津大沽口要塞,可是直接拿到了河北滄州的駐軍權。

    當初的時候,西門堂只是在滄州碼頭駐軍,並非滄州城。

    但是現在,

    陳杰可不僅僅駐軍在滄州碼頭,而是拿下了整個滄州的駐軍權。

    原本駐紮在滄州的兵部將士,將併入西門堂麾下管理。

    雖然沒有正式的文書,只是皇帝的口頭承諾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陳杰現在可是山東總督,又是駙馬爺。

    大乾王朝風雨飄搖之際,也沒有人敢讓陳杰提供什麼文書命令。

    因此,

    陳杰與方志淵見面後,很順利的接管了整個河北滄州。

    接下來,

    他與方志淵聊起了正事。

    與之前陳杰在天津大沽口要塞開會時的說法差不多,他擺明了自己的態度。

    意思很簡單,就是京城的局勢,已經很難逆轉。

    繼續這樣下去的話,大乾王朝的京城將淪陷。

    而最關鍵的是,西門堂只是被要求駐軍在天津和河北滄州,並沒有得到徵召入京的命令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陳杰就算是駙馬爺,在沒有得到朝廷的聖旨之前,不能率軍入京城。

    就算他有勤王之心,沒有得到皇上的聖旨,也絕對不能出兵。

    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。

    在沒有獲得聖旨徵召之前,貿然出兵京城,相當於反叛。

    除非京城淪陷,西門堂才可以在沒有獲得聖旨時率軍入京勤王。

    這是一個死結!

    因此,

    西門堂只能在山東做好一切準備,應對接下來的局勢。

    一邊是等著皇上的聖旨,看能否下令讓西門堂率領二十萬大軍入京。

    另外只能坐等京城淪陷。

    金陵的籌建已經開始,陳杰在為皇室轉移做準備。

    說簡單一點,陳杰在控局!

    他不僅要穩住大乾王朝的局勢,更要獲得民心。

    因此河北滄州成為了最重要的核心樞紐,不僅與天津大沽口要塞連接緊密,同時又與山東連接,成為一整條戰線。

    只要穩住這條戰線,就算京城淪陷,也很容易收回來。

    陳杰與方志淵擺明了態度,西門堂為接下來的局勢,做好了充分的準備。

    方志淵對陳杰的深謀遠慮,佩服的五體投地。

    因此,他將河北滄州的駐軍權和一切地方事務,全部交出給西門堂負責,省去了很多麻煩。

    緊接著,

    方志淵儘自己一切努力,配合西門堂的一系列計劃。

    兩人相談的非常愉快,很多工作方面的安排,陳杰都當起了甩手掌柜。

    他只需要負責安排下去,接下來的事情,自然由方志淵和曾宣懷去負責。

    得到了方志淵的支持,陳杰很快召集會議,開始安排河北滄州府的駐防布置。

    其實在山東青州的時候,陳杰還沒有出兵,就已經對接下來的局勢有了計劃。

    首先,就是要打通河北滄州,山東,天津的直線通道。

    只要守住河北滄州,以山東西門堂的基地,開始往大乾王朝其他地方輻射。

    還有一點很重要,河北滄州可是漕幫的駐地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這個位置至關重要,是金陵航線和運河的一個樞紐。

    滄州的碼頭需要擴建,需要加大運河的承載量,才能從天津的碼頭上,調集更多的軍用裝備,往河南和西北方向運輸。

    由於目前陸運不暢通,鐵路還沒有大批量籌建。

    西門堂的坦克,裝甲車,拖拉機等道路沒有修好的情況下,調集非常困難。

    所以從運輸來說,水運才是主流。

    大乾王朝在河北之地有四個關口,滄州是很重要的一道門戶。

    陳杰占據了滄州,相當於卡住了北方的經濟命脈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必須要擴大滄州的碼頭建設,並增強防務。

    如此一來,才能將山東生產的各種工業品,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大乾各地,並能為接下來的戰事,快速的提供後勤支援。

    另外,

    雖然滄州碼頭只是運河碼頭,但是中途必須要保證運河上的安全。

    西門堂在運河之中,需要打造一支內河巡邏艦隊,保護運河的運輸不受干擾。

    河北滄州雖然也修建了小型的造船廠,但是規模太小了,無法修繕那些大型的運輸船。

    並且滄州碼頭附近,也缺少了大型的商業街。

    陳杰讓方志淵在接下來的時間,重點是擴建碼頭,船廠,並籌備建設商業街,與漕幫進行合作。

    說是與漕幫合作,其實就是與西門堂進行合作。

    其次,

    是將河北和河南的難民,往滄州地區進行遷移。

    既然西門堂的大軍在這裡駐紮,就需要建造完善的軍工體系。

    雖然主要的武器裝備以及核心部件,都需要讓山東的兵工廠提供。

    但是接下來的時間,面對寧王李牧的大軍,不可能一直都從山東調集軍用物資。

    因為東洋人很可能從海上發動襲擊,山東和蘇南,蘇北地區,在接下來的時間,將要雙線作戰,很難再支援與西北軍的戰事。

    剛開始的時候,陳杰計劃是將軍工體系建造在天津衛。

    可是最後他想了想,還是決定建造在河北滄州。

    滄州作為大運河的南北樞紐,能夠輻射到大乾王朝的整個北方。

    一旦全面開戰的話,西門堂就需要做好後續的準備。

    說簡單一點,打勝仗對於西門堂來說,並不是什麼難事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戰後的重建,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到了剿滅西北,川西的時候,甚至包括西域和吐蕃,大草原三地的時候。

    山東的西門堂總部只需要提供財力上的支持,以及一些最尖端的武器就行了。

    其他的一切,都可以從河北滄州供應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從現在開始,就必須要提前為以後的局勢做準備。

    第三,就是招兵買馬。

    目前陳杰率領西門堂軍隊來到滄州一共是三萬軍隊。

    這些兵力守住河北滄州,肯定沒有什麼問題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想要輻射整個河北,河南之地,將以前洪言傳的地盤全部占領的話,兵力不夠。

    以西門堂目前三十萬兵力,只能鎮守目前的區域。

    一旦往大西北出兵,必須擴軍!

    而兵源就必須要從滄州,河南,河北,包括大西北方向的難民。

    目前西門堂占領的區域內,人員是最欠缺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山東境內的兵工廠和金陵的產業鏈,都需要龐大的人口。

    方志淵麾下的五萬軍隊併入西門堂的話,需要進行篩選和編制改建。

    所有士兵將領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,才能具備戰鬥力。

    並且,

    剛開始的時候,只能成為西門堂的預備役。

    所以說,西門堂在河北滄州的擴軍,迫在眉睫。

    最後一點就是地方的政務建設。

    既然將河北滄州區域,徹底納入到西門堂的管轄範圍。

    那麼一切的政務安排,都需要按照西門堂的制度來,與大乾王朝的吏部官員制度,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西門堂能夠穩住當前的局勢,讓占領的區域發展平穩,不受任何影響。

    曾宣懷在陳杰的建議下,打造的學堂,功不可沒。

    山東的學堂,每年都為地方源源不斷的輸送管理人才。

    陳杰將這一切都安排下去後,方志淵生怕自己記不住,竟然取出筆墨,一條條的記錄下來。

    三天之後,

    漕幫的幫主楊西河,率領著大批人馬,從金陵運送物資趕來。

    這次從金陵調運的物資非常多,其中少幫主楊嚴康親自帶隊,運輸船隊動用了二十艘蒸汽機大型運輸船。

    每一首運輸船的載重都超過了兩千噸。

    陳杰看到漕幫的船隊來到了漕運碼頭後,十分高興。

    河北滄州碼頭的港口,目前還沒有擴建,面積不大。

    但是,

    停放幾十艘的運輸船,不在話下。

    因此,

    陳杰率領方志淵和西門堂其他的骨幹,來到碼頭迎接。

    看到從金陵來的船隊,方志淵大吃一驚。

    他與漕幫打交道已經很多年了,見過漕幫的各種運輸船。

    這一年多時間,漕幫的發展太快了,沒想到現在更是換成了蒸汽機大型運輸船。

    以漕幫的運輸力,在整個大乾王朝,將沒有其他勢力能夠抗衡。

    就在陳杰與漕幫幫主楊西河與少幫主楊嚴康聊了一會,並將西門堂下一步的計劃安排下去。

    碼頭的擴建,西門堂擴軍,這可是目前最緊迫的事情。

    從財力上來說,目前倒是不缺錢。

    只不過,

    由於戰亂,西北,川南,漢中,兩廣地區的物資,很難再運送過去。

    突然間,

    一位親衛從外面走了進來,湊近陳杰的耳邊,低聲說了一句話。

    陳杰聽完後,臉色劇變,驚訝道:

    「你說什麼?皇上駕崩!這麼快——!?」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